四季更迭、斗轉星移,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就是2023年新年,即將進入癸卯兔年。想起自己剛剛畢業時就是在兔年,一算快要24年了……
手繪彩鉛畫:慶元旦 迎新年(袁媛 繪)
1999年一個普通的清晨,破曉拉開黝黑天幕的一角,天際的朝霞灑遍了鋼筋混凝土的工地。食堂里準備早餐的滋滋聲響昭示著新的一天的開始。工地上,鋼管鐵架伸張著四肢撐著它的身軀,高高的混凝土泵車瞭望四周,像是一個個守護神保護著工地。
剛開始工作時,什么都不懂,但是求知欲卻很強,這與在學校學習時有著明顯的不同。當時,我在中鐵十四局三公司下屬施工隊九隊實習,我的師傅是個30多歲的年輕人,笑的時候,黝黑的臉龐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樸實中夾雜著一絲喜感。他是鋼筋班的工班長,那一根根笨重、堅硬的鋼筋在他手中變得十分靈動,話語間就游刃有余地把一束束鋼筋盤弄得像橡皮筋一樣聽話。粗重的鋼鐵籠子,被他攔腰一扎就有了腰身,一個個筋箍被他一擰一扭,就成了“工藝品”,煞是美觀。
師傅說:“一名合格的鋼筋工,最起碼要看得懂設計圖紙,要懂得基本的設計原理,這是作為一名合格鋼筋工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一個連施工圖紙都看不懂的人,想要在建筑行業做出成績、取得成功,很難?!?/p>
雖然在課本上見到過施工圖,課程設計也親手繪制了結構圖,但相對于這些施工圖來說,簡直太簡單了。所以就會有好多不懂的地方,尤其是配筋圖,對于鋼筋復雜的梁柱,眼中就只剩下了迷惘。
雖然從課本上和課程設計中,不止一次見到吊筋,但直到親眼看到才明白了它是什么樣的布置。剛開始練習綁扎鋼筋的時候,由于不熟悉鋼筋的制作流程和特性,經常會發生刮擦、碰撞等情況,師傅就站在一旁耐心地指導,并進行示范和開導。師傅告訴我,“干活的時候不僅要多聽,更要多看,因為干工地最怕的是返工。假如一道工序出現差錯,那么就有可能連累到下道工序甚至下下道工序。多聽,就是要多聽命于項目部的工作指令,一切按項目部的要求辦事;多看,就是要多看看自己每天的作業,是不是符合項目部的工藝質量要求,盡量做到不出次品不返工,避免給項目部造成經濟損失?!?/p>
一天的工作下來,大家臉上的勞累都寫在脖子上那條被汗水染濕的毛巾上,孤零零的水杯只能抱著僅剩不多的苦茶在角落里等待著被主人再次端起。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找個水龍頭,洗去黏附在臉上、脖子上的臟東西,然后趕宿舍和工友們一起吃晚飯,這個的時間是一天中比較幸福的時光了。在小商店里買上一點耳絲,配著已經炒好的幾個小青菜,就稱得上是一頓美餐了。吃完飯美美地睡上一覺,算是解去了一天的疲乏。
在工地上,給我最多的是實踐的機會,通過實踐積累經驗的機會。所謂“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工程施工一線的實踐造就合格的工程師,要繼續努力實踐、反思實踐和再實踐,這樣才會快速成長為一名技術骨干。(供稿:袁媛)